(中央社訊息服務20170609 15:16:18)
孩子們有沒有想過,平時能吃到的蔬菜,到底是土裡種的,還是在樹上成長的呢?由臺中市義愛文化培育協會在國小組成的課後照顧心苗班級,主張建構品格教育及實作學習。為了讓小朋友能親近土地並認識食物,協會在配合的校園裡申請一塊小菜園,讓他們可以在完成課業之餘,到菜園裡練習鬆土、播種,觀察蔬菜生長,並學習照顧蔬菜。
經由一段時間的照顧下,現在在心苗菜園裡,已經成功培育出不少種類的蔬菜,本期產出的蔬果像是南瓜、地瓜葉、青蔥等等,小朋友興奮地採收新鮮的蔬菜,開始進行料理。
在老師的指導下,將料理前置作業,分成好幾個小組在動作,有的孩子清洗蔬菜並去除不要的葉子、挑除老梗,有的孩子負責削皮、切塊,有的則開始準備鍋具,預備當廚師。
「老師切這樣的大小可以嗎?」、「老師這樣會熟嗎?」、「老師這樣可以吃了嗎?」小朋友們一邊注意著鍋內的食材,一邊觀察著蔬菜,期待著食材上桌。
不一會兒工夫,小朋友便完成一道養生又健康的蔬食米粉湯,這碗米粉湯內都是孩子的自己種植的蔬菜,沒有噴灑農藥,吃起來安心又美味。
這樣的課程不只是讓孩子練習自我獨立,學習自己照顧自己之外,這碗米粉湯並展現著孩子滿滿的成就感。小小的一堂生活課,讓孩子從翻土播種到享用美食,每一個過程都蘊含著學習的機會。
訊息來源:社團法人臺中市義愛文化培育協會